大便大不出來,便秘?

便秘,相信不少人都有經歷過。

便祕不僅帶來身體上的不適,若沒有適當處理還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。

不論你是正與便秘抗爭,或是在旁邊給予支持的人,了解便秘的來龍去脈以及應對之道是極為重要的。

這份詳盡的指南將解開醫學專家對於便秘的看法,其成因,最佳解決方案,以及如何預防,以保持你的腸道通暢無阻。

便秘便秘治療便秘成因預防便秘

解讀便秘:我們的腸道發生了什麼?

要了解便秘,我們得先知道我們的腸胃系統如何運作 — 特別是大腸的角色。

作為消化道關鍵的一部分,大腸平均每天可以吸收約1.5公升的水分和電解質^1

當這個過程受到干擾,排便就可能會變得不那麼順暢,大便也會變硬且難以排出 — 便秘。

便秘的症狀包含了排便次數下降(通常每週少於三次),感覺排便不完全,大便硬又結塊,以及排便時感覺阻塞或需費力擠壓^2

當症狀持續至少三個月時,成人便秘被認為是慢性便秘。

便秘的主要症狀有哪些?

  • 排便次數少
  • 排便困難
  • 排便時過度用力
  • 腹脹
  • 腹痛

如果你有便秘的困擾,絕對不是孤軍奮戰。

平均下來,全球有15%的人口經歷過便秘,且這個比例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^3

超過65歲的成人中,有高達40%的人曾經驗過與便秘相關的問題。

為什麼會便秘?

便秘通常分為原發性便秘和繼發性便秘。

原發性(特發性)便秘沒有明顯的原因,體內腸動力自然變異、運轉緩慢,以及排便障礙。

而繼發性便秘則有明確的原因,例如疾病或藥物副作用。

導致便秘的罪魁禍首

  • 飲食習慣
    • 低纖維飲食 + 喝不夠多的水 = 便祕
    • 過多的乳製品和加工食品也可能成為助紂為虐的共犯。
  • 生活方式
    • 久坐、壓力,或是日常作息的改變,可能會妨礙我們身體的自然節律,進而導致便秘^7
  • 醫療狀況與藥物
    • 像是甲狀腺問題或是糖尿病等特定疾病,以及一些藥物,特別是止痛的阿片類藥物,可能會增加患上便秘的風險^8
  • 生理阻塞
    • 結腸或直腸的阻塞可能直接阻礙糞便的通過,從而引起便秘^9

治療策略:戰勝便秘

如果能不吃藥就能解決便秘,那是最好的。

生活方式的調整包括了飲食、運動、以及排便習慣的改變,都是治療便秘的第一步。

  • 規律運動可以刺激腸道活動。
  • 均衡富含纖維的飲食
    • 每日增加飲食纖維攝取至22-34克可以顯著改善大便的頻率和一致性^11
  • 喝夠水分
    • 特別在增加纖維攝取時,確保喝足夠多的水分讓大便更順暢。
  • 建立規律的大便時間
    • 規律的時間可以幫助你的身體建立一個排便的節奏。

藥物治療,請去看醫生,讓醫生幫您

如果有必要,美國胃腸病學會為慢性特發性便秘(CIC)的管理提出幾種藥物選擇,包括聚乙二醇和利納洛肽等^10

如果症狀持續且居家療法無效,或是你遇到像是腹痛、糞便帶血、無解的體重減輕、高燒,或排便習慣突然劇變等警訊。

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醫學檢查以確定潛在原因並對症下藥。

醫生是你身體健康最好的幫手,如果你有任何疑慮,請儘早就醫,就算是小事也無妨。

預防勝於治療

便秘可能是一個常見問題,但每個人都應該認真對待。

要避免便秘,最重要的就是採取積極預防行動。

保持活力,正確飲食—意即大量纖維豐富的食品—和足夠的水分,都是基石。

如果你正在服用易造成便秘的藥物,與你的醫療服務提供者討論替代方案或者可以採取的其他步驟。

結合生活方式的改變,可能還要加上藥物治療,都是在醫療專家指導下前進的方法。

明智的飲食選擇,活躍的生活方式,和聆聽你身體的信號是不可以低估的。

這些日常決策可以保持你的腸道幸福和健康。

本報告不能代替專業醫療建議。對於任何健康問題,都應該尋求醫療服務提供者的意見。

常見問題

便秘有多常見?

便秘的平均發生率約為15%,且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上升。對於65歲以上的人來說,有40%的人曾經歷過便秘問題。

大腸的主要功能是什麼?

大腸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。大腸黏膜細胞吸收電解質,同時也促進了水分的吸收,平均每天約1.5公升。

哪些症狀可能表明便秘?

症狀包括每週排便次數少於三次、排便後有未完全排空的感覺、排出的大便比平常更硬、更碎,以及在排便過程中遇到困難或需用力。

造成便秘的原因有哪些?

便秘可以是原發性或繼發性的。原發性便秘包括正常的腸道運動、腸道運動緩慢和排便困難。繼發性便秘可能是由藥物副作用、神經系統疾病或腸道病變引起的。

哪些生活方式的改變可以幫助緩解便秘?

定期運動、食用高纖維食物、確保充足的水分攝取、不忽視排便的衝動,必要時可以考慮使用市售瀉藥來幫助緩解便秘。

何時應該考慮就醫治療便秘?

如果您注意到排便習慣有顯著變化、經歷腹痛、在大便中發現血跡、有無法解釋的體重下降、高燒超過38攝氏度,或者便秘症狀沒有解決且持續超過三週,則應該去看醫生。

References